“圆满”人生离我们有多远?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659 篇文章
题图:文中插图皆来自一诺。
作者:维立,毕业于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博士。在硅谷从事高科技工作多年。业余时间翻译写作,出版过六本作品/译作。本文来自:硅谷生活家(ID:silicon_valley_life)。
喜欢一诺的新书《力量从哪里来》的人很多,有的曾和她同窗共事,有的曾受她引领鼓舞,而我和一诺是什么关系呢?我和她是师姐师妹的关系。
是的,一诺称我“师姐”。我们都是清华毕业的理工女,都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之后都在美国大公司工作,虽然她在麦肯锡做咨询,我在硅谷做科技。一诺的成就了不起,而我也有自己引以为傲的事业。
但既然是师姐,我的人生比一诺早发生十年。正因为如此,我的生活重心已经从全心全意地追求事业成功变成全方位地体会生活的美和丰富。但《力量从哪里来》对我仍深有启发。《力量从哪里来》看上去是一本关于如何获得世俗成功的书,但它的内容远不止如此。它更有意思的一部分,是关于圆满人生的底层逻辑,即通过向内探索,全然接纳自己,来释放自己的潜力,让人生获得意义。这也是这本书可以给无论处于人生哪个阶段的读者的最好的养分。
1
生活的常态是……走夜路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当学霸,不是每一个学霸都能成为叱咤风云的职场精英,不是每一个职场精英都有三个孩子,不是每一个三个孩子的母亲都能身材完美,神采四溢。
但标签是一件乏味的事情。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是标签后面的人。《动物农场》和《1984》的作者奥威尔说:“每一个生活从内部观察都是一连串失败(Every life viewed from the inside is a series of defeats)。”无独有偶,李一诺在她的新书《力量从哪里来》中也说:“生活的常态是失败,是走夜路。”但她马上又说——
但人生的另一个真相是,你走着走着,就会走出最黑暗的那一段路。这时候再回头看,你就会想去拥抱一下黑暗中的自己,感谢她……没有放弃。
一诺从来就是一个不轻言放弃的特别努力的人。刚进麦肯锡时流行用电话留言总结工作。同事们的留言如行云流水,自己的留言则磕磕巴巴,不知所云。为了一条还算满意的留言,她经常是录了又删,删了又录,反复五遍、十遍。
她也坦率地展示自己的狼狈不堪、灰头土脸。办一土学校需要筹资。有一次联系到一个计划拿几千万做教育的企业家,她满怀希望去他家吃饭。
为了保证见面的质量,真是“每一个呼吸都要反复练习”。赴宴那天刚从美国回来,近 20 小时没睡觉。一诺怕吃饱了犯困,也不敢怎么吃饭,始终保持高度热情,满眼放光地介绍一土构想。结果企业家的理念和她不同。饭后他们礼貌地送她离开:
深夜走出朱门,回头看一眼灯火通明的价值上亿元的四合院。‘演出’结束,以落寞告终,巨大的疲惫和无力感突然袭来,让我几乎无法招架。
▲ 《力量从哪里来》插画
2
是否安心,自己说了算
从“不敢”到“敢”的过程曲折漫长,但其核心是认清恐惧的本质。
《力量从哪里来》中每一页都是战胜恐惧的故事,有一个尤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离开麦肯锡去盖茨基金会工作时,虽然一诺对新工作心向往之,但想到要放弃来之不易的高薪高位,还是有些犹豫。一诺尤其有一个秘密心结。麦肯锡的合伙人可以说有世界上最好的医疗保险。自己或家人要看病,不管去哪个国家,找哪位医生,都 100% 报销。一诺很想为家人尤其是孩子保存这份福利。
但她问自己,为什么我放不下这份保险?因为害怕。害怕什么?害怕孩子生病,特别是疑难杂症。但保险能保证孩子的健康吗?不能。保险能让我们获得一定程度的安心,高端保险能让我们获得更高程度的安心,但没有任何保险和外界的承诺,可以让我们完全安心。是否安心,最后只有我自己说了算。
这样一遍遍跟自己对话,让她看清了恐惧的本质。人生大部分时间,恐惧都如影随形。我们不停奔跑想甩掉它,却不成功。为什么?因为黑影是我们内心的构建。
我们以为再获得一些身外之物,就可以拥有内心的平安。但外在的东西是虚幻的,今天可以有,明天就可以消失。难怪我们总也安心不了。对付黑影,扭头就跑没用,拳打脚踢也没用,而是要开灯。开了灯才能直面那个曾经恐吓自己的黑影,发现它并不真实存在。
“开灯”就是认清恐惧的本质,就是领悟。认清恐惧的本质,是一诺战胜恐惧的关键。
▲ 《力量从哪里来》插画
3
你有没有这种霸气?
但儒家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尤其是女性,尤其是从小受表扬的学霸,往往过于依赖外界反馈,缺少一种人生状态自己说了算的霸气。
在麦肯锡争取升董事合伙人时,一诺必须主动向有决定权的人介绍自己的工作成绩和优秀素质,请他们支持自己。这让她很窘迫。
但她慢慢想明白了,认为自己该升职,却不敢告诉别人自己有多棒,其实还是对自己的判断信心不足,要借别人的接纳来壮胆。
她现在鼓励年轻人大大方方地告诉别人“我很好”。人家要她给自己的领导力打分时,她毫不犹豫地给自己完美的分数。
不久前我跟硅谷华裔市长赵嬿谈话,赵嬿提到华裔社区有很多能人,“就是需要推他们一把”,也道出这个领导力的转折点。很多人想做的事情不太好意思做,但人家推一把也就高高兴兴去做了,仿佛拿到尚方宝剑一般,表面上看是谦虚,其实还是胆怯。
婴儿都是自我中心的,都要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但真正成熟的人,不管是光芒四射的领袖,还是温和敦厚的智者,都要在了解社会习俗后,完成从期待外界认可到相信内心声音的回归。战胜恐惧如此,职场打拼如此,人生每个领域都如此。只有这样,才能从浅薄到深沉,从虚荣到笃定,从炫耀外在的标签,到从内心的满足中获得力量。
▲ 《力量从哪里来》插画
4
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这让她很震惊。都说社会限制女性的职业发展,但我们在内化了社会对我们的负面看法后,对自己的限制比社会更严厉。
那时候,一诺开会前常去一趟卫生间,在里面偷偷地遐想一会儿,一个自己这样的领导在会上是怎样讲话的,以这种方式挣脱内心的桎梏,接受自己这种领导的形象。
如果当领导不算重要的话,一个值得爱的有价值的人则是每个人都想当的。而接纳自己,温柔地对待自己,与不完美的自己和平共处,相信自己的直觉,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感到舒服——而不是比外界对自己更加声色俱厉,气势汹汹——并非易事。
一诺对这一点非常清楚。她在“拥有什么,才能被爱”一节中说:
我们耳熟能详的严于律己似乎是美德,但当它不是内生而是外加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对内的矛头——对自己格外苛刻,充满了自我评判、自我攻击和自我霸凌……
要想摆脱它,就需要睁开眼睛往内看,看到这个对内的矛头扎着自己,看到伤口,拔出来,才能开始自我修复和疗愈的道路。
一诺的幸运,是妈妈的坚强乐观,姥姥毫无条件的包容,给了她的人生温暖的底色,但无条件地爱自己仍然可以是一生的功课。事实上她认为这些年自己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向内探求,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但只有接纳自己,才能跟自己和平共处。而人生最终的成功,不外乎内心的平安喜乐。
5
人生是一趟主观之旅
她有很多非常有用的想法。比如面对烦恼怎么办?当然是消除烦恼,或满足欲望。但一个烦恼消除了,新烦恼又会冒出来。欲望无休无止,尤其是跟旁人攀比的时候。
所以消除烦恼的真正方法只能是改变心态。烦恼无非是脑子里勾画出来的图景。既然可以勾画这幅图景,就可以勾画另一幅图景。烦恼既可以生成,也可以放下,这是心智成熟的表现。
▲ 《力量从哪里来》插画
一诺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人。她认为人生不是客观的经历,而是一趟主观的旅程。我们最终是谁,只有“我”能决定。但这种“主观”不是随便能学到的,这是一种经过生活历练得来的自信。一个仰慕她的年轻人可以从她的书中吸取营养,但他们还要一步一步地走自己的“夜路”,才能最终获得自己的智慧。
而对她来说,所有这些向内探索的思考,除了移除内心错位、帮她获得平安之外,也造就了她对社会的贡献,正如她在书中所说——
我们向内探索自己的根扎得越深,向外伸展的枝叶就越繁茂。
去年 9 月 10 号微信视频号官方启动了名为“八点一刻”的“大咖直播间”,邀请各领域公众号大V,在每周一到周五的晚上 8 点 15 分,做知识分享型的直播,希望实现真正的“闲聊也能涨知识”。
1 月 12 日晚八点一刻,一诺将与碳 9 资本创始人冯新老师一起来到“八点一刻”大咖直播间,聊聊“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创业者”,扫下方二维码可预约观看。
一诺新书《力量从哪里来》在京东和当当均有销售。已经收到书的朋友们,读后感可以直接发送到奴隶社会邮箱 nlsh88@163.com,期待更多的真实故事。
- END -
一诺:现代人最大的问题,是内心混乱
没有现成的答案
中国企业家木兰汇专访李一诺:我对自己内心恐惧的探寻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